信網9月18日訊 “交了錢,什么也弄不成,說好的變現增收也沒實現。”近日,68歲的王女士向信網(熱線0532-80889431)反映,自己在講真學堂報名了多個課程,花費8000元,本想通過學習短視頻推廣、AI制作流程等實現變現,然而在學習過程中遭遇老師失聯、服務中斷的情況。信網調查發現,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與“講真學堂”相關投訴超2600余條,集中在虛假宣傳、不予退費等問題。
從“免費試聽課”到8000元學費
王女士退休后想著給自己找點有意思的事做,2024年9月,她刷到“講真學堂”短視頻剪輯變現課程,聯系老師后得知有“7天免費試聽課”,抱著“試試水”的心態加入。
在學堂“老師”的推薦下,王女士多次繳費報名。2024年9月20日、21日,分別轉180元、2700元至“安徽引亢”“引亢高歌”,9月22日加入“短視頻直播帶貨訓練營”課程。2024年10月17日再轉2499元至“安徽引亢”,10月26日進入《短視頻高階訓練營4.0》。同年12月15日、26日,又支付1980元、680元給“商君雅量”買下“家庭健康養生課(4.0)”和“【BJ】手機攝影訓練營”。
“退休了就想跟上年輕人的腳步,他們說能學會、能變現,我就信了。學習期間,老師頻繁更換,教學體驗支離破碎。”王女士坦言,前后累計8039元的學費,是她希望“不被時代淘汰”的投入,沒換來預期的學習效果。
據王女士介紹,2025年4月18日,常聯系的老師突然“消失”,發信息不回,課程直接停滯。“直到7月27日,老師才發信息通知,稱‘服務升級’,會由同事接替;7月28日,新老師發來‘AI訓練營入學通知書’,僅上了一節課;7月29日,這位新老師也失聯了,理由是‘工作需要更換,后續由公司接管’。之后我怎么問都沒回應,‘公司接管’就是張空頭支票,到現在都沒人管。”王女士說。
“講真學堂”投訴平臺糾紛超2600條
根據王女士提供的轉賬記錄,收款方涉及“安徽登高而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商君雅量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個主體。企查查顯示,安徽登高而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商君雅量科技有限公司的100%控股股東,同為北京登高而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講真App目前顯示的運營資質正是安徽登高而歌,其經營范圍包括技術服務、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等。
“講真學堂”官方客服稱,北京商君雅量科技有限公司是“講真學堂”的總部,安徽登高而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則是“講真學堂”的分公司。關于學員的課程問題,具體情況需學員使用購買課程的手機號聯系客服核實,無法對該問題進行登記上報,也無法安排工作人員反饋。
在互聯網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與“講真學堂”相關投訴超2600余條,主要集中在虛假宣傳、不予退費等問題。不少用戶表示,講真學堂承諾的變現收益并未實現,且課程內容與宣傳不符,申請退費時也遭遇各種阻礙。例如,有學員反映課程實際為錄播視頻,內容基礎,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還有學員指出,機構在收取高價課程費用后,以“服務升級”“工作變動”為由中斷服務,最終失聯。
若宣傳與實際不符或涉嫌虛假宣傳
近年來,針對中老年群體、“小白”群體的在線技能培訓層出不窮,其中不乏以“免費”“低門檻”“高收益”為誘餌的營銷套路。對此,青島市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AI調解員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若講真學堂在宣傳中承諾了具體的服務內容、變現效果等,但實際并未兌現,且未提前向消費者明確說明相關限制條件,可能涉嫌虛假宣傳。此外,若頻繁更換老師、中斷服務等情況影響了消費者正常接受課程服務,消費者有權要求解除合同并退還相應費用。
北京隆安(青島)律師事務所的史士輝律師建議,消費者遇到此類問題,應首先收集并保留好相關證據,如宣傳資料、聊天記錄、支付憑證、課程記錄等,與平臺協商解決。若協商不成,可向消協、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特別是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務必保持警惕,不輕信“高收益”“快速變現”等誘導性宣傳,防止受騙。(解寧)
王女士轉賬記錄(來源:受訪者)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