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聊城412項活動打造“雙節”文旅大餐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圍繞“雙節同慶·文旅惠民”主題,聊城市文旅局及東昌府區、臨清市、東阿縣等10個區縣系統策劃了10大類共計412項千余場次文旅活動,涵蓋文化展演、體育賽事、美食盛宴、非遺體驗等多元領域,覆蓋“節前預熱——雙節高峰——節后延續”全周期,為市民游客打造一場兼具文化深度、體驗熱度與消費活力的“雙節”文旅大餐。
今年“雙節”文旅活動打破單一業態限制,形成“文化+體育+美食+非遺+鄉村”的全域活動矩陣,以“文旅為核、多業賦能”等融合模式,讓文旅體驗更具層次感。
文化類活動兼具傳統與潮流,由聊城市文旅局主辦的“2025金秋音樂節”自9月23日至10月8日,在運河博物館北廣場帶來戲曲、雜技、綜藝、樂隊等多風格演出,營造濃厚節日氛圍。國慶節當天,莘縣“十月金秋迎國慶”千人旗袍秀將在燕塔廣場精彩上演,以傳統服飾之美詮釋市民文化自信。此外,高唐縣“筆繪家國色 文聲慶誕辰”雙節文旅活動將在雙海湖風景區推出文藝展演、童話劇、曲藝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
體育類活動涵蓋專業賽事與群眾運動。9月27日,“第四屆山東省自行車城市聯賽聊城分站賽”在望岳湖公園舉行,來自全省的騎手們沿著119公里賽道騎行,整條賽道串聯望岳湖、陽谷景陽岡等景點,實現“跟著賽事游山東”。10月1日,由聊城市文旅局和東昌府區共同主辦的“2025‘兩河之約趣玩聊城’城市定向賽”在水上古城開賽,參賽選手以CityWalk形式探索古城,通過文化趣味游戲感受城市魅力,去年這項活動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熱愛運動的市民追捧,不少市民全家出動參與定向賽。10月3日,聊城高新區“2025全國輪滑公開賽(聊城站)”在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區開賽,以“逐夢兩河、滑動水城”為主題吸引全國選手參與;陽谷縣首屆“陽昇杯”鄉鎮籃球聯賽自9月24日持續至10月20日,推動全民健身與鄉村文旅融合。
鄉村體驗類活動則聚焦豐收樂趣。9月24日,在茌平區肖家莊鎮圓鈴大棗生態園,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十四屆中國圓鈴大棗采摘季拉開帷幕,游客不僅能在棗林采摘鮮棗,還能體驗樹下挖地瓜、刨花生等農事活動,這片曾經瀕臨荒廢的土地已成為集農業生產、生態旅游、文化體驗、科普教育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園區。
非遺煙火氣,激發文旅新活力。“雙節”期間,冠縣“迎雙節·冠州紅”樂游冠縣推廣活動在清泉河生態風景區設非遺市集,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教學剪紙、面塑,讓游客親身體驗非遺魅力。東阿縣“第一屆非遺健康生活大會”將于10月下旬在東阿阿膠城舉辦,以“演藝—集市—康養—健身—傳播”五維聯動,推動非遺與健康生活融合。聊城度假區“慶國慶望岳湖嘉年華”在望岳湖畔開展親子互動、非遺展銷,為游客提供更多休閑選擇。
近年來,臨清美食頻頻出圈,9月28日至10月8日,臨清市“2025大運河(臨清)地方菜文化藝術節”在國棉1960文化創意產業園設美食市集,邀約運河沿線及全國特色小吃,100余家本地商戶現場制售,滿足游客“一站式味蕾體驗”。
依托核心文旅地標與特色IP,聊城水上古城還推出多個“獨一份”的體驗項目。光岳樓作為聊城歷史文化地標,將在10月6日中秋節當晚舉辦“兩河之約光岳中秋”文化創意賞月活動,融合古樂演奏、相聲、雜技展演及飛花令互動,打造“傳統節日+歷史地標”的文化盛宴。除城市定向賽外,“聊城水上古城雙節系列活動”以“詩潮樂舞·國韻當燃”為主題,開展雅樂詩詞賞聽會、“入夢·綺園”沉浸式演出及院落網紅打卡活動;10月18日至21日,東昌府區“第十七屆中國(聊城)葫蘆文化藝術節”將再次點燃聊城水上古城,推動葫蘆產業與文旅融合,打造全國性葫蘆產業文化品牌。
此次“雙節”文旅活動,既是聊城市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也是滿足市民游客美好生活需求的具體舉措,旨在通過多元活動激發消費活力、傳承文化根脈、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提升“江北水城·兩河明珠”的城市吸引力與美譽度。
本報記者 胡磊 高田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