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老舊住宅電梯更新改造“快”起來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 臻
●換梯有“補貼”
青島今年爭取上級補助資金9000余萬元,將組織對全市625部老舊住宅電梯實施更新改造。截至目前,首批32部電梯已順利完成更新并正式啟用,160部電梯已入場施工,252部已簽訂合同,其余項目也正按照程序組織業主表決,預計年內將逐步開工建設
●修梯有“保險”
經業主依法表決,可使用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或公共收益購買電梯綜合保險,保障范圍涵蓋電梯維修補償、困人救援、第三方責任等全流程服務,平均每臺電梯年基礎保費約3500元,戶均年支出一般不超過150元,維修資金增值收益即可覆蓋
青島老舊電梯更新改造,已經“駛入”快車道。
記者從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獲悉,通過搶抓超長期特別國債政策窗口期,青島今年爭取上級補助資金9000余萬元,資金總量占全省近五分之一,將組織對全市625部老舊住宅電梯實施更新改造。
為解決電梯維修資金來源難、維修慢等難題,青島多部門還聯合出臺了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支持購買電梯等共用設施設備綜合保險的制度文件,建立起“電梯+保險”的長效管理機制,帶動維修資金“活起來”、電梯安全“管起來”以及維修“快起來”。
老舊電梯累加,更新迫在眉睫
“因為使用年限長,我們小區里的很多電梯都超過了質保期。有時候會有電梯出現停運甚至困人的情況,我們居民十分擔心。”家住嶗山區東城國際小區的居民李田表示,小區已建成20年,多部高層住宅電梯早已過了保修期,經常發生運行事故,維修時間比較長,讓居民十分憂心。
據不完全統計,青島市共有電梯約13萬臺,其中住宅電梯7.6萬臺,使用登記超過15年以上的就有6000多臺。而大多數情況下,電梯一般使用8年左右,就會或多或少出現不同問題。
以城陽區華胥美邦小區為例,該小區涉及142部電梯,電梯使用年限10到14年不等。自2018年開始,多部電梯出現鋼絲繩老化、其他主要配件磨損嚴重等情況。近年來,小區共有40余部電梯使用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實施維修,占全部電梯數的近三分之一。
然而,老舊電梯的維修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無論是挨家挨戶籌集資金導致的維修周期漫長,還是因逐戶表決造成的房屋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困難,都成為阻礙電梯及時維修的“攔路虎”。
采訪中,不少小區物業反映,有的小區因為沒有房屋專項維修資金,電梯維修費用只能讓每戶居民均攤。在這個過程中,低樓層的居民和高樓層的居民往往會對應承擔的費用產生分歧,因此做好每個住戶的工作就是個漫長的過程。而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在使用時,需要逐戶表決,也將急需的電梯維修變成了“馬拉松”。還有的業主因為長期在外地居住,無法及時取得聯系,更讓電梯維修陷入了停滯。
因此,破解老舊電梯的及時更新和維護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多方合力換梯,一戶少花3750元
對于市南區悅泉公寓的業主來說,使用期已超過20年且故障頻發的電梯,成了他們的一大“心病”。在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下,悅泉公寓電梯實現“煥新”。如今,寬敞明亮的轎廂、靈敏可靠的安全設施,讓居民們乘梯更加安心。
據悅泉公寓業委會副主任田甜介紹,從簽訂同意書到更換完成,僅用了5個多月時間就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心病”。得益于超長期特別國債提供的每部電梯15萬元補貼,業主每戶只花了2100元,比補貼前少花3750元。
“為了讓所有業主了解補貼政策并且同意更換電梯,我們光跑住戶家就跑了100多趟,包括社區、物業、業委會的多方會議也開了幾十次,最終促成了電梯的更換。”田甜說,在電梯更換過程中,業主分歧最大的就是更換什么品牌的電梯。最終,在多次入戶協商后,大家共同確定了一款價位適中且安全性能可靠的電梯品牌,為此次換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作為青島市最先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更換老舊電梯的小區,悅泉公寓吸引了西海岸新區、市北區等區(市)的眾多小區前來學習經驗。
隨著青島市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電梯更新改造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小區的老舊電梯實現“華麗轉身”。
在李滄區虎山路街道百通馨苑小區,56部老舊電梯也于日前正式啟動“煥新行動”。據虎山路街道辦事處城管辦負責人管李平介紹,前期虎山路街道嚴格對照全市住宅老舊電梯一覽表,聯合社區、業主委員會、物業逐樓摸排,先后通過入戶走訪、電話溝通等形式征求居民意見,最終達成56部電梯的更新共識。
作為房齡超過15年的老舊社區,百通馨苑小區電梯老化問題給住戶們帶來不少困擾。此次更新,每臺電梯可享定額補貼15萬元,項目由第三方公司接受業主委托,負責電梯更新全過程的組織實施,無需動用房屋專項維修資金,居民僅承擔少量費用,減輕了業主的經濟負擔。
截至目前,青島首批32部電梯已順利完成更新并正式啟用,160部電梯已入場施工,252部已簽訂合同,其余項目也正按照程序組織業主表決,預計年內將逐步開工建設。
電梯“上保險”,維修“快起來”
除了更換老舊電梯,青島還打出了政策“組合拳”,創新推出給電梯“上保險”的政策,把電梯安全“管起來”,讓電梯維修“快起來”。
近日,城陽區華胥美邦小區部分樓座經業主共同表決通過了使用房屋專項維修資金購買電梯綜合保險的決定,該小區成為青島市首批引入電梯綜合保險強化電梯安全管理的小區。
“以前電梯壞了要挨家挨戶收錢或表決維修資金使用,經常面臨業主意見不統一、責任不清晰或業主無法聯系等情況,業主不滿、物業為難、政府著急,現在保險機構直接賠付,電梯維修快速高效,還能協助物業監督維保和維修質量,物業公司工作壓力將減輕很多,也能抽出更多時間精力用在提升物業服務質量上。”華胥美邦小區物業負責人葛麗紅介紹。
據了解,電梯綜合保險類似“車險”,具有保障范圍廣、出險速度快、對業主生活影響小等諸多優勢,電梯出現故障后,保險機構先行賠付維修款,規避了業主分攤費用或組織表決的繁瑣流程,極大提升了維修效率,實現“小投入、大保障”。
據青島市城市管理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給電梯上“保險”,是解決電梯維修流程繁瑣、業主投訴頻發等問題的有效手段,也是發揮房屋專項維修資金事前預防作用的有效途徑。經業主依法表決,可使用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或公共收益購買電梯綜合保險,保障范圍涵蓋電梯維修補償、困人救援、第三方責任等全流程服務,平均每臺電梯年基礎保費約3500元,戶均年支出一般不超過150元,維修資金增值收益即可覆蓋。投保電梯保險后,保險機構將增設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電梯運行數據,系統可自動預警潛在故障,維保記錄全程透明并通過青島市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推送至業主手機端。保險機構還承諾“分級賠付時效”:1萬元以內賠款1個工作日到賬,10萬元以內賠款不超過3個工作日,確保群眾訴求快速解決。
“投保后,電梯關鍵部件維修費用基本全額覆蓋,困人事故賠償額度提升至每人20萬元。同時,還推出‘保費優惠聯動機制’,連續3年未出險的小區次年保費可減免20%。”人保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投保后電梯維修仍然不及時怎么辦?青島市相關部門也有了工作流程:依托“青島市智慧物業平臺”實現投保、理賠、維保、維修、監督全程線上化,全面推動公開、透明、陽光、清廉小區建設。同時,將嚴格監督管理,對于發現參保電梯綜合保險后維修不及時或不到位、業主滿意度低的,拒絕再次申請使用維修資金購買保險,不斷優化市場秩序。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