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泊位擴容+智慧統籌”:假日停車有更多選擇
“原以為像小麥島公園這樣的網紅地,停車會很困難,沒想到跟著導航很快就停好了車。”國慶中秋假期,來自泰安的自駕游客李海明對小麥島之旅十分滿意。站在云橋上可以看海,和小麥島隔海相望,增加了旅游樂趣,便利的停車設施也成為重要的“加分項”。這個國慶中秋假期,青島上榜境內游十大熱門目的地。面對假日“大流量”帶來的考驗,青島正通過停車設施擴容與“全市一個停車場”智慧統籌紓解停車難。
設施擴容,為流量高峰筑好“蓄水池”。在土地資源緊張的景區景點,青島因地制宜建設停車場。與小麥島公園一橋之隔的麥島路西側停車場于今年5月1日啟用,將地下空間打造成容納650個社會車位、155個公交車位的“停車樞紐”,地面則建成濱海公園,空中架起觀景云橋,實現了“停車+景觀+交通”的多維融合。
魯F、陜A、浙A、豫P……國慶中秋假期,記者探訪發現,地下停車場滿是全國各地的自駕車輛,游客乘坐電梯直達地上公園,“停車即達景點”的暢行體驗讓自駕游客紛紛點贊。麥島路西側停車場的投入使用有效疏解了沿海景區的停車壓力,提升了周邊道路通行效率,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便捷的出行環境。
在歷史城區,這樣的“空間魔術”同樣上演。中山商城人防停車場、龍山人防地下停車場,利用閑置地下人防工程建設停車場,為歷史城區、棧橋景區的“大流量”提供支持。記者從青島靜態交通公司了解到,假期前五天,龍山人防地下停車場停放2700余輛車,中山商城停車場停放3100余輛自駕車,極大地滿足了海濱景區旅游車輛的停放需求。
2022年以來,青島堅持因地制宜、挖潛增量,建設公共停車場291個、泊位10.6萬個。其中,在前海等重點景區精準布局并建成龍山人防、中山商城、八大峽一期、金家嶺立交等停車場項目42個,新增泊位約1.1萬個,有效緩解重點景區停車難題。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持續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建成49個停車場,新增泊位8900余個。在項目布局上,聚焦重點景區實施項目25個,尤其在小麥島、大學路網紅墻、歷史城區、棧橋周邊、浮山等旅游核心區,推進實施麥島路西側、東方飯店、青島灣地下、八大峽二期等項目。其中,麥島路西側、浮山全民健身中心停車場已建成投用,實現熱門景點周邊有“位”可尋,為游客暢享國慶中秋假期提供便捷停車服務。今年年底前,東方飯店、八大峽二期2個項目將建成投用,進一步緩解前海旅游旺季停車壓力。
在新增泊位基礎上,“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則實現了高效停車管理,成為青島破解停車困局的關鍵舉措。“青島停車”App作為“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的前端,直接服務于用戶,游客只需在出行前輸入景區目的地,周邊停車場的分布位置、泊位數量、飽和狀態等信息便一目了然。目前,“青島停車”有約3200個停車場信息(含市內四區道路泊位段),其中870余個停車場支持便捷支付。
從閑置地到停車場,從分散管理到全域統籌,青島用停車場景的更新回應著游客的期待,不僅緩解了假期出行痛點,更讓配套服務成為文旅經濟的“催化劑”。隨著停車設施持續建設,智慧停車網絡持續完善,這座海濱城市正用更貼心的保障,讓游客的旅途更順暢,讓文旅市場更加充滿活力。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