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再添“新通道”,青島電網持續擴容
開欄的話
金風送爽,秋意漸濃。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青島電網經歷了一場大考。面對極端高溫天氣歷史罕見,用電負荷持續高位運行的考驗,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實現了對市民和企業“不限一度電”的承諾。從即日起,本報開設“不限一度電背后的秘密”專欄,揭秘青島電網在“迎峰度夏”這場硬仗中如何為城市充電。
今年夏季,青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高溫“烤”驗。隨著制冷需求激增,城鄉居民用電量迎來躍升式增長。據國網青島供電公司數據顯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青島電網負荷七創歷史新高——7月份,青島全社會用電量達76.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92%;8月份,青島全社會用電量達77.7639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
盡管用電量屢創新高,但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青島電網仍圓滿兌現了對個人和企業用戶“不限一度電”的承諾,在電網負荷不斷攀升的情況下,讓居民和企業實現了“無感”用電。用電“零感知”的背后,是不斷升級完善的城市電網骨架,它們如同城市的 “電力脊梁”,為全市用電需求提供了最堅實的支撐。
500千伏輸變電工程
打通外電入青新通道
面對持續攀升的電網負荷,青島電網如何做到穩定安全運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伴隨著電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青島電網的“容量”越來越高,足以支撐城市的超高負荷運轉——即使千家萬戶的空調同時使用,強大的容量仍能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這一突破的關鍵,源于去年6月,青島電網迎來里程碑事件:島城(黃埠嶺)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成功送電。該工程創下多項 “山東首次”:是山東首座在220千伏在運站原址“改造騰挪”新建的500千伏變電站,也是山東首次建設全戶內500千伏變電站。同時,工程首次采用500千伏GIL管廊出線、首次應用220千伏四端光纖電流差動保護。
對青島而言,該工程除了創下多個“首次”“首座”之外,它更為青島市區新增一個重要電源點,直接將中心城區供電能力提升了300萬千瓦,相當于全域用電峰值負荷的四分之一,讓區域電網保障能力提升50%以上。更重要的是,工程打通“外電入青”第二條、第三條通道,為青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電力保障。
青島電網完成
從“量”到“質”跨越
近年來,國網青島供電公司持續加大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青島供電公司累計開工77項,投產83項,其中投產線路長度1303.891公里,投產變電容量779.35萬千伏安。一系列建設成果推動青島電網實現從“量”到“質”的提升、從“形”到“勢”的轉變。
重點工程筑牢電網的“硬實力”,其他項目則進一步錘煉其“運行品質”。郁秩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用,有效解決了唐田、西林變電站長期存在的重過載問題,為平度西北部地區用電負荷快速增長提供了可靠保障;作為“十四五”期間山東省施工難度最大的電網項目之一,大樓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順利竣工,不僅滿足了東方影都、靈山灣等區域高速發展的用電需求,更為地鐵1號線等重點民生工程的供電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技術層面也同樣為電網建設“提速賦能”。國網青島供電公司利用大載重無人機等先進工具開展線路附件運輸作業,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2025年上半年,建成開城開發區110千伏線路等4項迎峰度夏重點工程,有效緩解了220千伏前灣站、珠山站供電壓力,助力青島電網七創負荷新高。
每一次用電負荷的新高,都是城市活力與發展動能的生動體現。當電力支撐變得無處不在且“無感”可靠,這份穩穩的保障,便是這座城市為市民和企業寫下的最踏實承諾。觀海新聞/青島晚報/掌上青島記者 李沛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