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樓前建車棚,樓內兩道“關卡”攔車
電動自行車如果沒有停對地方,很容易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消防安全隱患。日前,記者從嶗山區消防救援局了解到,嶗山區多個居民小區今年建成或啟用帶集中充電點的電動自行車棚,消除了相關消防安全隱患。
去年底開始,嶗山區張村河片區的回遷房陸續交付。9月11日上午,記者在嶗山區瑤海路的山河景苑小區看見,小區里建起了電動自行車停車棚,每個車棚里都安裝了集中充電裝置。青島廣和物業項目經理秦猛告訴記者,小區建起三個電動自行車棚,可以容納100多輛電動自行車。
電動自行車進樓,特別是進入高層住宅,會產生巨大的消防安全隱患。為了不讓電動自行車上樓,山河景苑不僅建設了集中停放和充電點,小區的單元樓里還設置了兩道“關卡”:一個攝像頭在樓道里,識別電動自行車后會發出安全提示音,另一個攝像頭則設置在電梯間,一旦識別出電動自行車,電梯門不會關閉,直至電動自行車被推走。
秦猛表示,小區的電動自行車數量一直在增加——小區是劉家下莊社區回遷房,去年年底交付后,居民從今年4月開始陸續回遷。隨著入住率的不斷提高,電動自行車的數量增加。小區物業做過統計,現在小區有150多輛電動自行車,除了100多輛停放在車棚里,剩余50多輛停放在他們劃定的臨停區域。物業會向全體業主以及各相關部門提報,爭取在小區再建設一批集中充電點。
當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蜀山路和合家苑東側看見,這里也建起了帶集中充電點的車棚,6個充電裝置,可以同時為60輛電動自行車充電。蜀山路社區黨委副書記李勝濤告訴記者,小區是張村河南社區回遷房,居民于今年4月開始陸續入住。起初有部分居民習慣性將電動自行車推到單元門口,社區在居民議事會、黨員會議和物業社區聯席會議多次發聲,還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工作中宣傳為何要將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社區還聯合小區物業等部門多次清理單元門前的電動自行車。4個多月過去,絕大部分居民養成了集中停放電動自行車的好習慣。
“這里又能停車,還能充電,挺好。”家住6號樓的張女士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后告訴記者,她住的6號樓離車棚有100多米,希望在小區西側、靠近6號樓的地方也能建設集中充電點。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現存的集中充電點,是居民入住前就提前規劃好的。增設集中充電點的第一步是選址,社區將向居民征求意見,并進行多方論證。
據了解,今年以來,嶗山區已新增640多處電動自行車充電點位,極大地消除了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隱患,確保了居民家門口的消防安全。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首席記者 劉卓毅 實習生 鄭強)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