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爽!“海鮮自由”回來了
9月6日、7日,是今年黃海開海后的第一個周末。對于青島人來說,這不僅是漁民揚帆出海、滿載而歸的日子,更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海鮮狂歡”。據了解,西海岸新區到即墨區的各個漁碼頭上人頭攢動,成了一個個“海鮮市場”。9月7日下午1時許,記者在即墨區鰲山衛街道七溝二村漁碼頭看到,市民和游客將漁碼頭擠得水泄不通,一艘艘漁船靠岸后,鮮活的梭子蟹、蝦虎、青蝦、帶魚、舌頭魚等海鮮被市民和游客一搶而空。
/ 現場 /
碼頭上演“搶鮮”大戰
9月6日、7日的天氣非常好,為漁民出海作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記者了解到,漁船基本上都會在中午靠岸,這也是為方便市民和游客到碼頭上購買鮮活的海鮮。9月7日下午1時許,在七溝二村漁碼頭上,幾十艘出海捕撈的漁船陸續靠岸,等候在岸上的漁家大嫂早早把泡沫箱等準備好,就等著裝海鮮了。這個時候,“鮮客”們紛紛趕來,現場開始上演搶“鮮”大戰,長度約300米的漁碼頭瞬間變成了“海鮮市場”,異常熱鬧。
“剛上來的蝦虎,20元一斤!”“梭子蟹30元一斤,便宜賣啦!”“青蝦18元一斤,快來嘗鮮。”……漁家大嫂們一邊吆喝,一邊手腳麻利地把各種海鮮分裝到泡沫箱里。市民和游客迫不及待地圍上去,你3斤、我5斤,生怕慢一步就被別人搶光。漁家大嫂們迅速稱重、收錢、裝袋,忙得不亦樂乎。
“這些蝦虎我全要了,這箱小雜魚也給我稱了!”來自市區的李女士一邊說一邊掏錢,她告訴記者,自己特意帶著父母來這里買海鮮,“家里人都愛吃剛上岸的海鮮,味道就是不一樣。”
漁民老于告訴記者,這兩天天氣晴好,風平浪靜,村里的漁船一大早就出海了,不到半天時間便滿載而歸。“我的漁船光梭子蟹就捕撈到100多斤,蝦虎也有80多斤。這次出海除去油費、人工等成本,賺了不少!”老于笑著說。
來自濟南的張先生是送孩子來即墨上學的,順便來碼頭逛逛。“本來只是看看,結果忍不住買了梭子蟹、海螺和蝦虎,在碼頭旁邊的漁家宴當場就加工了。這趟來即墨,一家人過了把海鮮癮!”張先生開心地說。
在人群中,還有幾位攝影愛好者舉著相機捕捉漁民卸漁獲、游客搶購的瞬間。“我每年開海都來拍,記錄青島的海鮮季。”一位攝影愛好者告訴記者。
/ 體驗 /
市民游客過足海鮮癮
距離七溝二村不遠的七溝三村漁碼頭,同樣熱鬧非凡。20多艘中型漁船帶回了大量的蝦虎和青蝦,剛靠岸就被等候的市民和游客圍得水泄不通。
漁民于仕巧今年55歲,從事捕魚已有30多年。他告訴記者:“近幾年休漁期延長,海洋資源迅速恢復,開海后明顯感覺到海鮮不僅數量多了,個頭也大了。前幾年蝦虎很難打到,今年量很足。尤其是梭子蟹,一網下去上百斤沒問題,咱本地的梭子蟹肥度和鮮度都很好。”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艘艘漁船靠岸后,漁民們熟練地將鮮活的蝦虎按大小分好,再裝到泡沫箱中,前后不到半個小時,數千斤蝦虎就從攤位上被裝到冷鏈運輸車中,隨后運往各大酒店和市場。“現在蝦虎個頭大、肉質鮮,根本不愁賣。”一位漁民介紹,他們從凌晨開始出海捕撈作業,趕在中午漲潮時歸港,一條船平均能捕撈上百斤蝦虎、數百斤小魚蝦等。
“主要是周末賣得好,許多市民和游客都慕名而來,海鮮上岸不到兩個小時就被搶光了。”漁民于景田說。
除了碼頭上的人潮涌動,周邊的漁家宴也是人氣爆棚。七溝二村漁碼頭、王哥莊港東漁碼頭等地的餐館幾乎座無虛席,海鮮一上桌很快就被“光盤”,市民和游客直呼過癮,真正實現了“海鮮自由”。
/調查 /
打造“周末趕海”新名片
開海后的第一個周末,不僅是漁民豐收的日子,也是市民和游客的美食節。碼頭上的“搶鮮”大戰、漁家宴的香氣四溢、市場里的熱鬧景象,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青島秋日畫卷。如果說碼頭是“第一手鮮”的戰場,那么各大農貿市場就是市民的采購樂園。
9月7日早晨7時許,即墨區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海鮮區已是人頭攢動。市場里的各個攤位上,梭子蟹、鯧魚、鲅魚、筆管、蛤蜊、海螺、蝦虎、紅頭魚、帶魚、小黃花魚、八帶、蟶子等海鮮琳瑯滿目,而帶魚、鯧魚、小黃花魚最受市民青睞,海螺和筆管的銷量也不錯。記者了解到,筆管小的每斤20元、大的每斤45元,海螺按個頭大小每斤從20元到45元不等,梭子蟹每斤30元,蝦虎每斤25元。
市民王先生買了兩斤蝦虎,他笑著告訴記者,“蝦虎洗凈下鍋,開鍋就能吃,是家里孩子的最愛。”記者在探訪中發現,不少喜歡吃海鮮的市民特意到市場囤貨。“還有一個月就是中秋節了,海鮮會漲價,趁著現在上市量大、價格便宜,趕緊囤點蠣蝦和魚。”市民孫女士一口氣買了十幾斤蠣蝦,“回家剝蝦仁包餃子,全家都愛吃。”此外,大量上市的梭子蟹成為市場的“主角”。“現在的梭子蟹很肥,到中秋節會漲價,所以現在很多市民過來購買。”海鮮商販劉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2025年黃海漁業資源狀況同比2024年大幅改善,創2015年以來新高。資源結構相對穩定,以鳀、帶魚和細紋獅子魚等為代表的魚類占優勢地位;鳀、帶魚、太平洋褶柔魚相對資源密度均維持在較高水平,并且平均個體的長度顯著增加;小黃魚、銀鯧、三疣梭子蟹資源狀況在波動中保持穩定,平均個體尺寸也有所增大。這意味著今年市民不僅能吃到更多的海鮮,還能吃到更大、更肥美的海鮮。
隨著海洋資源的恢復和交通便利性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來,“周末趕海”正成為青島的一張新名片。
●延伸
海鮮雖味美
食用有禁忌
隨著開海后一波接一波的本地小海鮮上岸,讓市民實現了“海鮮自由”。在青島,海鮮可以說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海鮮的烹飪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清蒸保留其原汁原味,也可以紅燒、煎炸展現不同的風味。清蒸螃蟹,蟹黃飽滿、蟹肉鮮美,讓人回味無窮;油燜大蝦,色澤紅亮、鮮嫩多汁,散發著濃郁的香味;辣炒蛤蜊,口感鮮美、辣味十足,是下酒的佳肴。此外,還有鲅魚餃子、海蠣煎等特色美食,更是讓人唇齒留香。
海鮮雖好,吃時也要注意幾大禁忌:一是服用抗過敏藥后別吃海鮮。抗過敏藥主要都是抗組胺類藥物,高蛋白的海鮮富含組氨酸,在人體內組氨酸脫羧酶的作用下,會形成大量的組胺。市民在服用抗過敏藥的同時食用海鮮,會導致需要處理的組胺在體內越來越多,加重過敏癥狀。二是要吃加工熟的海鮮。海鮮中可能帶有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菌,人體感染后會導致皮膚紅腫、疼痛以及起水泡。三是吃海鮮前喝點熱湯。大部分海鮮性質寒涼,吃多了容易損傷脾胃功能,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因此,吃海鮮前可以喝點熱湯或者熱粥,或者搭配芥末、姜等調味料,在去寒去腥的同時起到一定的殺菌作用。
本版撰稿攝影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康曉歡 袁超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