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9月17日訊 近年來,隨著工作與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發病率也逐年攀升,長時間地面對電腦、手機等習慣,已經成功讓頸椎病蛻變成工作病。頸椎病作為脊柱外科最為常見的疾病,具有“類型多、癥狀重”等特點,頸肩臂部反復疼痛、麻木,手臂抬舉困難……當神經根型頸椎病找上門,不僅日常活動受限,連安穩睡一覺都成了奢望。
近日,平度市人民醫院在頸椎微創治療領域實現新突破——脊柱外科楊威醫生運用UBE微創技術成功為一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解除病痛。這一術式的成功開展,標志著醫院在頸椎病微創治療領域邁入新階段,也為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提供了精準、安全、快速康復的新選擇。
今年40歲的劉先生,此前因神經根型頸椎病出現右上肢麻木、疼痛無力,夜間劇痛難以入睡,經半個月保守治療后癥狀毫無改善,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楊威醫生為其制定UBE手術方案,僅用1個多小時便精準清除神經致壓物。術后第二天,劉先生的疼痛緩解80%;術后一周,他已能正常上班。“原以為手術后要躺很久,沒想到恢復這么快,太神奇了!”劉先生康復后難掩喜悅。
此前,這類頸椎病患者面臨治療困境:保守治療對重癥患者效果有限,傳統開放手術則需大范圍剝離肌肉、去除部分骨結構,不僅創傷大、恢復慢,還可能影響頸椎穩定性,讓不少患者對治療望而卻步。如今,脊柱外科領域的UBE(單側雙通道內鏡技術) 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相較于傳統手術,UBE技術的優勢尤為突出,創傷極小:手術切口僅“鑰匙孔”大小,無需大范圍剝離肌肉與軟組織,術中出血少,術后幾乎無明顯疤痕;安全性高:內鏡高清視野讓神經、血管等重要結構清晰可見,有效避免誤傷,尤其適合高齡、合并基礎疾病的患者;恢復快速:多數患者術后當天即可下床活動,頸肩臂部疼痛、麻木癥狀明顯緩解,1-2周便能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大幅縮短康復周期。
“在UBE視野下,受壓神經根像地圖上的主干道,增生骨贅與突出椎間盤清晰可辨,器械能多角度操作,實現毫米級精準清除致壓物。”楊威醫生解釋道。
脊柱外科潘云春主任強調,從“大刀闊斧”到“精雕細琢”,UBE技術正重新定義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手術標準,這項微創革命不僅縮短了患者的康復之路,更傳遞著現代醫學的核心價值——以最小創傷換取最大療效。
平度市人民醫院用技術突破了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困局,這項兼顧精準、安全與高效的術式,不僅讓“微創治頸椎”從理念變為現實,更給無數被頸肩疼痛折磨的患者帶去了“快速康復、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會有更多人借助這一“精準醫療”成果,擺脫頸椎病困擾,擁抱輕松無痛的生活。(記者 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