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乳腺癌”的診斷降臨,恐懼與迷茫往往隨之而來——“我的乳房還能保住嗎?”“未來的生活會不會從此改變?”對于66歲的孫女士而言,這份擔憂尤為深切。體檢發現的右側乳房腫塊,經穿刺確診為乳腺浸潤性癌,且直徑超過4cm。巨大的腫塊和“癌癥”的陰影,讓她一度陷入絕望,但內心深處一個強烈的愿望卻愈發清晰:“我渴望保住我的乳房!”
面對孫女士強烈的保乳意愿和不容樂觀的初始病情(腫塊大、病理分型為HER2陽性型),海慈中醫醫療集團本部普外二科(甲乳外科)刁其先主任及其團隊深知這并非易事。傳統的思路可能意味著孫女士很可能失去乳房。然而,普外二科團隊憑豐富的經驗和前沿的理念,為孫女士量身定制了一條充滿希望的精準治療之路:新輔助治療聯合腔鏡下乳腺癌保乳根治術。
新輔助治療:精準的“術前攻堅戰”
刁其先主任介紹,新輔助治療是指在手術前進行的系統性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它就像一場精準的“術前攻堅戰”,核心目標在于縮小腫瘤體積、降低臨床分期(將原本無法保乳的大腫瘤縮小),消滅潛在的微轉移灶,評估藥物敏感性,并為保乳手術創造最佳條件。這正是患者手術成功的關鍵所在。對于孫女士這種HER2陽性型乳腺癌,新輔助治療聯合靶向藥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刁其先專家團隊根據其詳細的影像學資料、病理報告和免疫組化結果,聯合影像科、病理科為她精心制定了包含化療和抗HER2靶向治療在內的個體化新輔助治療方案。
希望初現:腫瘤顯著退縮
方案確定后,在詳細了解治療方案后,孫女士及其家人選擇了信任并積極配合治療。令人欣喜的是,第一次新輔助治療后,患者就明顯感覺到右乳腫塊縮小了!這給了她極大的信心和希望。
經過4個周期的規范新輔助治療,集團乳腺癌MDT團隊通過嚴謹的影像學復查和全面的臨床評估,確認患者的腫瘤實現了顯著退縮,成功達到了手術標準,且具備了實施保乳手術的充分條件!
腔鏡保乳根治術:微創精術,守護完整
兩周前,刁其先主任團隊為患者實施了腔鏡下右乳癌保乳根治術。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腔鏡技術具有革命性優勢:切口微小且隱蔽,通常選擇在腋窩等部位,乳房表面無明顯疤痕;高清視野清晰放大利于精細操作,能在保證腫瘤學安全的前提下更精確地切除病灶及周圍少量組織;同時減少創傷,加速康復,術后疼痛輕,恢復快,感染風險低。
在團隊精湛的操作和默契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不僅成功徹底切除了病灶,更完美地保留了患者的乳房外形,實現了她最大的心愿。
勝利捷報:病理完全緩解(pCR)
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帶來了更大的驚喜:患者在新輔助治療后的Miller-Payne (MP) 分級達到了 G5級!這意味著原發腫瘤病灶內沒有殘留腫瘤細胞,治療效果極其顯著,病理完全緩解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pCR)。
專家強調,新輔助治療后達到pCR,尤其是對于HER2陽性、三陰性等侵襲性亞型乳腺癌患者,是治療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意味著患者的遠期復發風險顯著降低,長期生存率明顯提高,預示著更高的臨床治愈可能。孫女士的G5級緩解,無疑是通往長期高質量生存的極佳信號!
團隊力量:精準與人文并重
孫女士的經歷,是集團甲乳外科在乳腺癌“精準治療”與“微創保乳”道路上不斷探索與成功的縮影。新輔助治療聯合腔鏡保乳根治術,讓眾多乳腺癌患者“治愈”與“美麗”兼得,也是集團普外二科團隊綜合實力的體現:精準評估與決策,基于全面診斷,制定個體化方案;熟練掌握新輔助治療策略優勢,有效降期縮瘤,創造保乳機會;領先的腔鏡微創技術實現根治與外形保護的平衡;依賴強大病理平臺精準評估療效;發揮中西醫結合特色,在圍手術期管理、減輕副作用、改善體質、促進康復等方面提供支持;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意愿,全程溝通進行疏導等。
專家提醒,乳腺癌并非不可戰勝。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隨著醫學的飛速發展,治療手段日益豐富精準。團隊將始終秉持“精準、微創、人文”的理念,依托先進的診療技術和中西醫結合特色,為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量身定制最優治療方案,幫助她們跨越疾病障礙,重拾生活信心,擁抱健康未來。文/通訊員 李均雁 記者 叢黎
[來源:信網 編輯:王熠冉]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