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年后這里將崛起“全球VR第一園”
嶗山區已匯集虛擬現實相關企業148家 今年新注冊落地17個虛擬現實產業項目
近日,嶗山區舉行“產業鏈上的嶗山好品牌”現場媒體見面會——虛擬現實產業專場。青島早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嶗山區已匯集虛擬現實相關企業148家,其中獨角獸企業3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0家、省瞪羚企業8家、高新技術企業51家、規上企業38家,今年已新注冊落地17個虛擬現實產業項目。
今年新注冊落地17個項目
嶗山區自2016年開始布局發展虛擬現實產業,堅持育龍頭、強招引、搭平臺、優生態,以鏈式思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依托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園,著力打造全省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先行區和主戰場,先后獲評國家虛擬現實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級),虛擬現實產業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省第二批支柱型“雁陣形”集群、省未來產業集群、省質量強鏈試點、省級場景創新引領區,虛擬現實產業發展工作成功入選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名單。虛擬現實產業園被自然資源部列為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觀摩點。
近年來,嶗山區陸續引進培育國內VR整機龍頭廠商歌爾的虛擬現實整機及光學模組項目,國內VR一體機第一名PICO研發運營總部青島創見未來公司、國內PCVR頭部企業大朋VR、圖形渲染算力獨角獸企業云天暢想等龍頭企業落戶,同步招引歌爾微顯示模組、歡創科技等產業鏈核心配套及上下游企業落戶,吸引京東方旗下數字藝術領先企業藝云數字科技、海外新媒體發行頭部企業世紀優優等重點企業向園區聚集。今年,虛擬現實產業新注冊落地17個項目,主要包括硬件領域的芯格諾微電子、歌爾光電等,軟件/內容領域的環視天下、望里科技等項目。
破解元宇宙“閉門造車”難題
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于2022年11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組建,是虛擬現實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中心,于2023年6月入駐虛擬現實產業園,以打造全球引領的虛擬現實創新生態發展驅動引擎為目標,匯聚優勢資源集智攻關,打造貫穿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價值鏈的制造業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共性技術研發、中試、檢驗檢測、技術服務、人才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等六大平臺,構建起覆蓋上游關鍵器件研發,中游功能開發和整機制造,下游內容開發、信息處理、系統平臺的全產業鏈的產業創新生態。
隨著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產業的融合,為元宇宙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當前產業發展仍面臨著“閉門造車”的難題。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針對這種需求建設了青島元宇宙中試平臺。平臺入選首批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培育中試平臺,是目前全球規模較大的同類平臺之一,支持零組件、整機、內容應用的全流程試制能力,構建了核心技術、產業標準、應用生態的閉環創新系統。
打造虛擬現實制造業“新極核”
目前,嶗山區以打造成為“青島市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為戰略目標,聚焦產業發展、研發創新、生活配套發展主線,將虛擬現實產業園打造成為引領全球虛擬現實制造業的“新極核”、匯聚全國一流創新要素的“強磁場”、構筑人產城融通發展的“活力城”。力爭到2028年將園區建設為技術領先、產業集聚、應用繁榮、配套完善的“全球VR第一園”。
以2024年落戶嶗山的世紀優優(青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由其自主研發的ULight智能光場項目打造集技術、硬件、數字資產管理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為影視制片方、影像拍攝團隊、廣告公司、平臺及品牌主等帶來革命性變革。通過該服務,可實現短時間高效率拍攝,拍攝成本節約高達70%,真正做到省時、省力、省錢。截至目前,ULight參與制作超40部影視作品,累計制作近 4354.9分鐘,超 58709個鏡頭。包括《他從火光中走來》《我們的婚姻》《落花時節又逢君》《熟年》等。對比傳統影視拍攝方式,可以節約70%的人力,60%的時間,單日效率提升30%,以及30%-50%的最終成本。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姜丹寧 通訊員 崔維兵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