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賦能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激發智能網聯汽車等新業態創新活力
青島數字新基建“提速”,“5G-A”不僅是快一點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曉峰
最近,很多市民注意到手機信號欄多了一個“5G-A”標識,網速也比原先快了不少。這一變化的背后,是青島數字新基建的全面提速。
數字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新引擎。
市通信管理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市已累計開通4.5萬個5G基站,部署3389個5G-A基站,累計建成26.3萬個10GPON及以上端口,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100%,全部具備千兆光纖接入能力,5個主要港區、8個主要碼頭、9處大型錨地、12條主要航道、約900公里海岸線實現移動網絡連續覆蓋,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主體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5G-A不止快十倍
在數字新基建中,5G-A的規模化部署具有深遠意義,直接賦能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激發全息通信、元宇宙、智能網聯汽車等新業態的創新活力,是壯大數字經濟規模的核心驅動力。
很多人或許會問,5G-A與5G有什么不同,就多了一個“A”?
相比于5G,5G-A帶給人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網絡速度更快、連接能力更強、覆蓋范圍更廣,比如在人流密集區域仍能秒開網頁、高清畫面流暢不卡頓。
“5G主要解決了增強移動寬帶場景的問題,而5G-A在此基礎上,極大地深化和拓展了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和海量機器類通信兩大場景。5G-A的目標是實現下行10Gbps(萬兆)和上行1Gbps(千兆)的峰值速率,分別是5G的10倍。同時,其連接密度從百萬級提升到千億級,能支持海量的設備同時在線,滿足工業互聯網、高端制造、全感官交互等更高要求的應用。”青島移動網絡部項目主管劉超介紹。
當然,現階段也不是所有區域用戶都能看到“5G-A”標識。使用5G-A網絡,必須要有5G-A信號覆蓋,手機終端也要支持5G-A網絡。
青島移動目前已實現青島主城區連片覆蓋,其余區域重點場景覆蓋,5G-A網絡覆蓋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海濱區域5G-A站點覆蓋八大關、五四廣場、奧帆中心、小麥島、石老人海水浴場等景區;濱海主干道完成三載波連續部署,完成6輪優化工作,5G-A顯標率達到97%;市南、市北、李滄、嶗山、西海岸核心城區主干道經過9輪優化,5G-A顯標率達到81%。
5G-A更大的意義在于,它不僅僅是一個更快的通信管道,更逐漸演進為一個集通信、感知、算力、智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
在劉超看來,5G-A從一個“服務于人”的通用網絡,質變為一個能夠服務于千行百業、可定制化的智能數字底座。其“確定性時延”和“高可靠性”特性,能夠滿足工業制造、遠程醫療、智能電網等垂直行業對網絡能力的苛刻要求,推動生產線從自動化向智能化、柔性化躍遷。
出入口局加快建設
前不久,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通信區域1號機房順利封頂。至此,該項目三棟單體全部封頂,標志著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通信樞紐樓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
在數字新基建的浪潮中,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被賦予新的戰略意義——數字新基建的核心是數據,而數據的價值在于流動。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就相當于跨境數據高速公路的“口岸”,所有跨境的數據流都必須通過這個“口岸”進行匯聚、交換和管理。
去年7月10日,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獲批設立,由中國聯通承建,成為30年來國家首次設立、北方唯一新增的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項目啟用后,青島至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國際通信將無需經北京中轉,時延可降低10毫秒左右,構建起更高效、更暢通的跨境信息傳輸通道。
同時,一個高質量的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將像磁石一樣吸引數據中心、算力中心、國際金融交易、數字內容制作、離岸外包等對國際網絡依賴度高的產業在青島聚集,形成數字產業集群,推動整個區域的數字經濟發展。
以跨境電商為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項目將解決跨境電商業務中面臨的網絡延遲、數據不穩定等核心痛點,幫助企業精準開拓新興市場。
據了解,依托國家三大國際海纜登陸點之一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區位優勢,青島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將促進山東及青島與周邊國家網絡互聯互通,以本地“信息流”驅動全球“人流、物流、資金流”加速流動,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和高科技項目落戶,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支撐電信業務開放、跨境數據流動、國際數字貿易探索創新,加強跨境金融、跨境電商、跨境物流、跨境人民幣結算等諸多方面的合作。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