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郵輪母港消費升級提供“青島經驗”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復支持青島國際郵輪港區開展《推進青島國際郵輪母港消費設施建設及場景提升總結和模式探索》重大課題項目,并給予專項資金支持。青島是北方唯一入選城市,標志著青島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躋身全國先進行列,更將填補國內特別是北方區域郵輪消費升級系統性研究空白,為我國郵輪母港消費升級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此次課題落地,是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今年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關于“推動國際郵輪母港消費設施建設,打通從船上到岸上的消費場景”等相關部署要求的重要成果。在國家和省市文化旅游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專業指導下,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服務管理局制定專項工作方案,聚焦“設施升級、業態豐富、場景貫通”三大核心方向,全力推進郵輪母港從“交通樞紐”向“文旅消費地標”轉型,打通從船上到岸上的消費鏈條,讓郵輪母港成為激活區域文旅消費新引擎。
自2023年青島在北方率先實現國際郵輪成功復航以來,2024年引進4艘郵輪來青運營21個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7.1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五,恢復速度位居全國第三;2025年郵輪運營全面突破,在全國總運力下降、復航港口增多的情況下,引進5艘郵輪來青運營近30個航次,截至9月底接待郵輪23個航次,出入境旅客7.8萬人次。
在郵輪航次和旅客人次連連攀升的同時,郵輪上下游產業鏈同步加快發展。落地首個國際郵輪公司區域總部——上海藍夢國際郵輪青島公司,控股上市文旅企業——凱撒旅業,引進國內郵輪旅游頭部旅行社——北京恒信國旅,郵輪維修領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承修“夢想”號大型郵輪,獲批建成運營國內首個郵輪母港保稅庫——青島國際郵輪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稅倉庫。郵輪經濟的突破發展為進一步優化“郵輪+”消費生態打下良好基礎。
作為我國第四個中國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青島國際郵輪港區戰略優勢尤為突出。地處膠州灣東岸、青島市核心位置,陸域面積約14平方公里,包含青島港老港區、歷史城區、臺東片區“三大區域”,既坐擁百年港航底蘊,又聯動成熟城區消費生態。其中,大鮑島文化旅游休閑街區,整體招商率近90%,年客流量1765萬人次,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
如今的郵輪港區正以“日新月異”的建設速度兌現發展承諾,現代化高樓集群加速崛起,港區啟動區已進入建設收尾階段,17個重點項目同步推進,計劃2026年全面投入運營。
港區的地標建筑——世界之眼,入選“十四五”國家級綜合客運樞紐重大項目,通過發展旅游集散服務、海洋主題IP、品質特色餐飲等多元業態矩陣,打造集文旅藝購、濱海樂活、潮玩聚場于一體的“未來濱海生活體驗中心”,將引入I GO SURFING室內沖浪、米其林餐廳、芮爾電競等品牌和業態;集裝箱部落(一期、二期),集文創展示、藝術LAB、風味美食、時尚運動公園、活動展覽等多種特色體驗業態于一體;數字海洋國際客廳,定位為海洋活力文旅和RCEP跨境電商綜合體,未來將配置郵輪港區新展廳、多功能會議中心、文旅體驗商業、海洋文化產業等板塊,助力青島國際郵輪港區航運貿易、金融服務、多元消費、文化體驗等服務單元,打造城市海洋文化標簽,計劃引入沃爾瑪全球電商及追風冰上世界等項目;山東港口航運金融中心,定位為智能航運金融中心,構建以山東港口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生態圈;郵輪港區航運中心,定位為環海港航中心,布局航運貿易、創新金融、產業服務三大產業,以優質產業集聚高消費能力群體;同時港區大力發展甜蜜經濟,設立母港婚姻登記點,依托港區重點項目發展婚拍、婚慶、婚旅等業態。
此外,港區周邊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地鐵2號線西延段國際郵輪港站開通運行,無縫連接青島北站、膠東國際機場和五四廣場等重點景區;港青路、港通路等市政道路實現通車開放;港區內公交路線開通超10條,交通路網與產業載體的協同效應逐步顯現,逐步建設起一座融合產業、生態與生活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港城。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 記者 欒丕煒)
[來源:青島晚報 編輯:趙曉珊]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