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島城“雙節”消費“新”意十足
中秋的團圓意蘊遇上國慶的家國情懷,島城的消費市場迎來年中熱鬧時節。記者近日走訪市內多家食品企業、水果市場與餐飲門店發現,為搶占雙節消費紅利,企業紛紛發力新品研發與場景創新:月餅市場跳出傳統框架,“接地氣”的蔬菜口味與“腦洞大開”的新奇品類同臺競技;水果市場依托私域渠道,高端禮盒與小眾水果成為消費新寵;餐飲行業則借勢“雙節同慶”,家庭聚餐、團圓宴席預訂火爆,特色主題套餐廣受青睞。雙節疊加,島城消費市場火力足。
新奇口味月餅引嘗鮮
作為中秋節的“靈魂單品”,月餅市場每年都不乏創新亮點。今年,島城本土品牌與連鎖商超紛紛跳出“甜咸二元對立”的傳統框架,推出兼具地域特色與創意口感的新品,既有貼近市民日常口味的“接地氣”之作,也有滿足年輕群體獵奇心理的新奇品類,讓月餅從“應景食品”變成“社交話題”。
本土烘焙品牌丹香,今年就憑借一款“青稞豆角鹵肉月餅”意外走紅。記者在一家丹香門店看到,這款豆角月餅被擺放在顯眼的“中秋新品專區”,透明包裝內清晰可見綠色的豆角味月餅,旁邊還標注著“咸鮮口味、手工制作”的字樣。撕開外包裝,月餅外皮上印有“玉兔觀月”圖樣,掰開月餅肉香味撲鼻,餡料中可見細碎的豆角顆粒和肉絲。加入青稞的餅皮有些軟糯,入口后能夠感受到在松軟和咸香之間還有肉絲和豆角的韌勁,形成豐富口感。記者了解到,這款月餅單價10.5元/個,顧客買五贈一,線上線下均有銷售渠道
“往年我們多在傳統口味上做改良,比如蛋黃酥月餅、流心奶黃月餅,今年上架了這款新口味的月餅,銷量很好。”這家門店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月餅上市之后,突然在互聯網上爆火,一天接到20多通客戶的咨詢電話,前期上架的上百個,幾天時間全部售罄。“很多顧客反饋‘第一次見蔬菜餡月餅,沒想到味道這么搭’,還有不少家長買給孩子,解決了孩子不愛吃蔬菜的問題。”記者在丹香門店看到,除豆角月餅外,丹香今年還推出了煙臺蘋果月餅等地域特色品類,成為年輕消費者的熱門選擇。
與丹香的“接地氣”不同,連鎖商超盒馬則將月餅的“新奇感”拉滿,推出多款突破想象的跨界口味,吸引消費者“打卡嘗鮮”。在盒馬青島金獅廣場店,記者看到“榴蓮冰皮月餅”“貴州酸湯牛肉月餅”“芝士鮮肉月餅”等新品被陳列在獨立展臺。此外,盒馬還針對健康需求推出“低糖流心奶黃月餅”“低糖豆沙月餅”,滿足老年人與控糖人群的消費需求。
記者注意到,今年月餅市場除了口味創新,包裝也更趨簡約環保。丹香的豆角月餅采用透明塑料包裝,盒馬的多款月餅則使用紙盒+棉繩的組合,減少過度包裝。“現在消費者更看重產品本身,花哨的包裝反而會讓他們覺得‘華而不實’。”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消費觀念的理性化,月餅市場正從“重包裝、重禮品”向“重口味、重體驗”回歸,這也推動企業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產品研發與品質提升上。
DIY節慶禮盒受青睞
如果說月餅是中秋的“儀式感擔當”,那么新鮮水果則是團圓餐桌上的“健康標配”。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今年島城水果市場的消費方式有了新變化,水果商家紛紛布局私域渠道,通過小程序+社群的模式實現“當日下單、當日送達”。在品種的選擇上,榴蓮、柚子等應季水果領跑銷量,小眾進口水果成為消費升級新選擇,定制化DIY禮盒則憑借個性化與儀式感,成為中秋送禮的熱門選項。
在市北區中海寰宇小區附近的一家水果檔口,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忙著分揀水果、打包禮盒,貨架上整齊擺放著泰國柚子、新西蘭愛妃蘋果、哥倫比亞燕窩果等品類,“快到中秋節,生意明顯迎來起色,上個月日均營業額在7000元至8000元,節前這幾周已經穩定在1萬元左右。”門店老板于安閣一邊核對訂單,一邊向記者介紹,禮盒作為中秋送禮的熱門選擇,成為節前水果銷售的“主力軍”。于安閣透露,目前他的門店禮盒銷售占比超六成。他推出的禮盒主打中高端定位,客單價集中在100元左右,涵蓋多種優質水果品類。除固定搭配禮盒外,DIY定制禮盒同樣受歡迎,根據顧客預算與偏好靈活搭配水果,做成類似花束的精致造型,因“儀式感強、可選性多”,成為不少人送禮的首選。
除了禮盒外,于安閣介紹,榴蓮是節前當之無愧的“銷量王”。值得關注的是,新奇水果正成為今年節前市場新亮點,推動消費升級。哥倫比亞燕窩果、海南面包果、澳洲血橙,以及新西蘭蘋果、南非牛頓小蘋果等以往不常見的品種,如今銷量穩步增長。“大家對常見水果已經很熟悉,總想嘗試新口味,這些新奇水果不僅顏值高,口感也有特色,自然能吸引消費者下單。”于安閣表示,新奇水果的走紅,反映出消費者對水果品質與多樣性的追求不斷提升。
雙節同慶帶火“團圓宴”
中秋的團圓與國慶的歡慶碰撞,讓今年的餐飲市場早早迎來消費高峰。記者走訪青島多家餐飲門店發現,無論是主打魯菜的老字號,還是融合創新的網紅餐廳,均推出了針對雙節的特色套餐,家庭聚餐、朋友宴請預訂火爆,部分熱門門店國慶期間的包間已預訂一空。與此同時,“中秋禮盒”“外賣團圓餐”等新興消費模式也受到青睞,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在位于中山路附近的一家老字號飯店,前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8月中旬開始,就有顧客咨詢雙節包間預訂,中秋當晚的包間僅剩一間,國慶前三天的包間也幾乎全部訂滿。“今年我們中秋的菜品還是以魯菜為主,涵蓋香酥雞、九轉大腸、蔥燒海參等經典菜,很多顧客反饋,菜品豐富,性價比高,適合全家一起吃。”
在嶗山區一家主打海鮮的餐飲門店,記者了解到,今年雙節期間,餐廳推出了“海鮮團圓套餐”,包含清蒸梭子蟹、蒜蓉粉絲蒸扇貝等海鮮菜品,人均消費80元至100元。“青島人愛吃海鮮,中秋國慶期間又是海鮮最肥美的時候,所以我們特意增加了海鮮菜品的比例。”門店經理表示,套餐推出后預訂量超出預期,目前國慶前三天的晚餐時段包廂已基本訂滿,“很多家庭會提前打電話確認菜品,有的還會要求調整辣度,我們都會盡量滿足。”
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在家吃團圓飯”也成為不少消費者的選擇。記者在外賣平臺搜索“中秋團圓餐”發現,青島本地已有多家餐飲門店推出相關套餐,涵蓋魯菜、川菜、粵菜等多個品類,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部分套餐還贈送月餅、果盤等禮品。一家位于嶗山區附近的餐飲門店推出的外賣團圓餐,包含6道熱菜、2道涼菜和1份湯品,“我們的外賣團圓套餐采用保溫包裝,確保送到顧客手中還是熱的。”門店工作人員介紹。
除此之外,一些本地知名餐廳企業也推出一些禮盒類產品吸引消費者。在石老人附近的“船歌魚水餃”門店,記者了解到,今年雙節期間,餐廳推出了“四大當家”水餃禮盒,包含鲅魚水餃、大蝦水餃等招牌產品,售價232元。鑫復盛禮記酒店推出“禮遇團圓家宴欽選”禮盒,內含豬蹄、肘花火腿等產品,售價198元。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中秋國慶雙節疊加,為餐飲市場帶來了難得的消費機遇。從目前預訂情況來看,家庭聚餐成為主流,消費者更看重菜品品質、性價比與節日氛圍,這也推動餐飲企業在菜品創新、服務升級與模式拓展上不斷發力。隨著節日臨近,島城餐飲市場的消費熱度還將持續升溫,為節日經濟注入更多活力。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于倢 攝影報道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